Invited Speakers 2023

Invited Speaker I

杜亚平

南开大学

题目:稀土基电催化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探索

摘要: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及国防科技工业不可或缺的关键元素。稀土元素具有独特的4f5d电子结构,在原子、分子层次及化合物性质方面区别于主族和过渡元素。由于4f电子被外层的5s,5p电子所遮蔽且处于定域化,如何利用4f电子的结构特征将元素特征与材料性质关联是设计新型稀土功能材料的重要命题。在本报告中,将简要汇报我们通过单原子化、界面工程和合金化效应来促使4f电子的参与,并对4f电子对材料性质的调制机制做深入研究,以上研究结果期待能对新型稀土材料的设计开发具有借鉴意义,希望能与广大同行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


Invited Speaker II

廖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题目:氧化铪基铁电薄膜及其在存储器中的应用

摘要:铁电存储器因其超强的抗辐射性能和长寿命优势,成为军机、卫星等装备信息存储的核心元器件与国际竞争制高点。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实现了基于锆钛酸铅存储介质的铁电存储器研制与应用。然而,受限于尺寸效应(铁电性能随厚度减小而大幅减弱),基于锆钛酸铅等钙钛矿型铁电材料的铁电电容所占空间比较大,且含有的高化学活性重金属离子对现有集成电路生产线有污染,与现有工艺不兼容。上述致命的弱点限制了大容量铁电存储器的突破,使得其巨大优势无法得到发挥。氧化铪基铁电薄膜具有与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线兼容、可微型化潜力大等优点,为我国实现铁电存储器的自主可控提供了机会,同时也有望引领铁电存储器突破生产成本高、容量小的瓶颈。如何稳定氧化铪铁电亚稳相是实现氧化铪基铁电薄膜可控制备的前提,而唤醒效应、疲劳失效、性能不均一是阻碍氧化铪基铁电薄膜在存储器中应用的难题。本报告将回顾课题组前几年在该领域基础研究方面的研究历程,并展示课题组在氧化铪亚稳相、铁电薄膜、单元器件、存储器芯片全链条研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简介:廖敏,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山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和2009年分别本科和硕士毕业于湘潭大学微电子学专业和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2012年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获得物理电子系统工程(Electronics and Applied Physics)博士学位。2012年至2015年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后被该校聘为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2016年归国致力于氧化物铁电材料、器件与芯片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主持获批JKW创新特区、ZFB共用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在材料与微电子领域的权威期刊Adv. Mater.、Adv. Funct. Mater.、Nat. Commun.、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和IEEE Trans. Electron Device等发表论文6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14项。入选湖南省海外高层次人才、“湖湘青年英才”、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 DC2等人才计划,并获得国家基金委“优青”项目支持。


Invited Speaker III

梁风

昆明理工大学

简介:梁风,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年博士毕业于东京工业大学,现任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等离子冶金与材料物理化学;固态电池、金属空气电池关键材料制备及器件开发;等离子体制备与改性材料及在储能器件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 Commun., Mater. Today, Adv. Funct. Mater., Nano Energy, Corros. Sci.,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等领域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SCI检索论文6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件,2项核心技术正在企业实施成果转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防科技1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科研项目15项;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项目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入选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资助高层次留学回国人才计划、云南省高端科技人才、昆明理工大学首批学术青蓝计划等多项人才计划。获国际先进材料学会奖章、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中国化工学会基础研究成果二等奖(排名第四)、云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排名第一)、云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Materials Scientists Award”、“Rare Earth Resources Utiliz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Award” 等多项科研奖励。当选国际先进材料学会(IAAM)会士,作为中方负责人与日本九州大学联合建立了中日等离子体国际联合实验室(省级),被聘请为日本九州大学客座教授,兼任中国稀土学会稀土晶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工学会等离子体及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曾担任IOP旗下Nanotechnology (JCR二区)的顾问,目前担任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IJMMM), Carbon Energy, Tungsten,《中国有色金属冶金学报》等期刊的青年编委;曾多次担任国际和国内重要学术会议的主席、分会主席和组委会委员等职务,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做邀请报告20余次。


Invited Speaker IV

何芳

天津大学

题目:Defect Engineering Activates Schottky Heterointerfaces of Graphene/CoSe2 Composites with Ultrathin and Lightweight Design Strategies to Boost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ption

摘要:To tackle the increasingly complex electromagnetic (EM) pollution environment,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electromagnetic wave (EMW) absorption materials with ultra-thin, light weight and strong tolerance to harsh environment are urgently explored. Although graphene aerogel-based lightweight EMW absorbers have been developed, thinner thickness and more effective polarization loss strategies are still essential.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MW transmission, this work innovatively proposes a high attenuation design strategy for obtaining ultra-thin EMW absorption materials. Through frequency-domain EM simulation, cobalt selenide (CoSe2) is determined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ultra-thin absorbers. In order to obtain a dielectric parameter range that satisfies the ultra-thin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mprove the lightweight properties of EMW absorption materials, a composite of CoSe2 modified N-doped reduced graphene oxide (N-RGO/CoSe2) is designed. Meanwhile, the controllable introduction of defect engineering into RGO can activate Schottky heterointerfaces of composites to generate a strong interfacial polarization effect, achieving ultra-thin characteristics while significantly improving the EM loss capability. As a result, the N-RGO/CoSe2 composite has a density of 0.0167 g cm-3, and exhibits excellent EMW absorption performance when the filling amount is only 5.0 wt%. That is, the minimum reflection loss (RL) is -51.9 dB and the effective absorption bandwidth (EAB) reaches 4.8 GHz when the thickness is only 1.2 mm. In addition, infrared thermal images and anti-icing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composite has good corrosion resistance, infrared stealth, and thermal insulation properties. Therefore, this work provides an effective strategy for obtaining thin-thickness, light-weight, and high-performance EMW absorption materials, embodying the advantages of N-RGO/CoSe2 composites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简介:何芳,现任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长。2006年获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专业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电磁波吸收/屏蔽材料、催化材料等功能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可控制备。


Invited Speaker V


高义华

华中科技大学

题目:A large inverse photoconductance based on an asymmetric Van der Waals Bi-heterostructure

摘要:As a fundamental physical effect and a natural photoelectric response to light irradiation, traditional photoconductance (PC) is widely used in many aspects of our daily work and life. However, the lack of large inverse photoconductance (IPC) limits the development of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ies. This paper reports a large IPC with a ratio of 32.6 from an asymmetric Thin-graphene(Gr, 12 nm)/CsPbBr3-p-GaN/Thick-Gr(24 nm) van der Waals bi-heterostructure under a low drive bias of 0.10 V and an irradiation of 360.0 nm laser. Adjusted by asymmetric Gr layers and enhanced by CsPbBr3, the IPC with short response/recovery times of 100.0 μs is originated from the asymmetric energy band of p-GaN surface under 360.O nm laser irradiation. This larger IPC effect[1], being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effects in references[2,3] and demonstrating its application as an optoelectronic TERNARY logic gate with simplification and diversity, provides a strateg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ies.

简介:高义华,中共党员,于1998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毕业并取得博士学位,1999年3月赴日本NIMS工作,2006年3月回国。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和华中学者特聘教授,物理学院材料物理所副所长,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纳米表征与器件中心执行主任。大力协助国家实验室创建了纳米表征与器件中心,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基金、博士点基金和回国人员启动基金、湖北省杰出人才基金等,作为骨干参与1项973课题。发表与接收87篇SCI论文,其中63篇第1作者或通讯作者SCI文章:1篇荣登Nature,4篇Nature旗下刊物Sci.Rep.,2篇Adv.Mater.,1篇Adv.Funct.Mater.,1篇LaserPhotonicsRev.,6篇Appl.Phys.Lett.,2篇Nanotechnology,4篇Opt.Express等。全部文章SCI他引1200余次[2015年8月止]。共获得2项中国专利、2项美国专利和6项目本专利,正在申请10项中国专利。现从事纳米材料与器件的能量转换、存储与探测研究,分为3个主要方向:1,新型LED研究;2,光力传感研究;3,能源转换与存储研究。


Invited Speaker VI

常晶晶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题目: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纳米材料缺陷及界面调控研究

摘要:近年来基于有机-无机钙钛矿半导体材料凭借光吸收系数高、带隙可调、扩散长度长、载流子迁移率高、可溶液加工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光伏电池、发光二极管、光电探测器、X射线探测器等光电器件领域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并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尽管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具有优异的能量转化效率,但是器件的长期稳定性问题(不仅包括水分、氧气和热不稳定性,还包括光和电场的不稳定性)仍然制约着其商业化的发展。该报告围绕高性能钙钛矿纳米半导体材料的理论设计、薄膜制备、性能调控及光电器件应用等相关研究,设计开发高性能、高稳定钙钛矿材料及薄膜的性能调控技术,开展钙钛矿材料缺陷及界面调控研究,探索新型钙钛矿在光伏电池、光电探测及X射线探测等领域的应用。

简介:常晶晶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陕西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陕西省青年科技标兵,陕西省青年托举人才,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核心成员,中国真空学会电子材料与器件专委会副秘书长,西安市侨联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西电柔性电子交叉研究中心负责人,西电侨联秘书长,留联会副会长,学部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学院党委委员,教授委员会委员,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2010年6月在四川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之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前往新加坡材料研究与工程研究所(IMRE)从事博士课题研究。2014年博士毕业后,继续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员工作。2015年通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山学者菁英人才计划”加入微电子学院。近年来主要从事宽禁带氧化物及钙钛矿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工作等。截止目前,在Science、Nature Energy、Joule、Research、Iscience、Applied Physics Reviews、Advanced Materials、JACS、Angew、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Advanced Science、ACS Energy Letters、Nano Energy、Infomat、NML、Ecomat、EEM等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被引用7000余次,部分研究成果被ScienceAAAS、AdvancedScienceNews、MaterialsViewsChina、纳米人、科技日报、中国科技成果、今日头条等学术网站作为研究亮点进行报道,二十多篇文章入选年度热点文章和ESI高被引文章。


Invited SpeakeVII

陈昆峰

山东大学

题目:Defect enhanced performance in multiple-scale inorganic materials

摘要:Energy storage and electrocatalysis have attracted increasing attention due to their advantages for low-carbon economy. The introduction of oxygen vacancies can provide more active sites, improving the material's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Herein, we introduce MXene@Co3O4 enriched with oxygen vacancies for supercapacitor, Ir-Fe2O3 materials for electrolysis of water, and rare earth oxides with defect for luminescence.

简介:陈昆峰,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曾获2021年度中国化工学会科学技术奖基础研究成果奖二等奖、山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三五”产学研协同创新优秀成果、2018-2020年度“无机化工科技奖”技术创新奖、中国颗粒学会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三等奖,入选吉林省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中科院青促会会员。主要从事多尺度晶体材料生长制备与性能器件研究工作。兼任中国稀土学会稀土晶体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人工晶体学报》青年编委、《中国稀土学报》(中英文)、《无机盐工业》青年编委。授权发明专利2项,申请发明专利5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


Invited Speaker VIII


胡彬

华中科技大学

题目:面向能源效率提升的先进窗口材料

摘要:窗口是连接封闭空间和开放室外环境的界面,是能量和信息交互的重要通道。通过窗口材料的合理设计,有效地管理光-电-热在该界面的交换特性,对于众多应用场景下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高效光电器件、节能建筑、新能源车等领域的平台性共性需求。本报告从材料微观结构对于光谱响应的物理机制入手,主要介绍两类窗口材料:氧化物薄膜与银纳米线逾渗网络,以及它们在能效提升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报告介绍通过引入质子掺杂提高电子迁移率,使传统导电氧化物窗口材料的光谱高透过区域延伸至近红外波段,显著提升了太阳光谱的利用效率与相应光电器件的转换效率。还将介绍通过调控窗口材料在中红外热辐射波段的发射率,实现了零能耗条件下,显著降低了在不同气候下建筑物的冷却/加热耗能。此外,在柔性银纳米线导电窗口方面,从材料合成、逾渗结构与低温工艺等方面阐述与传统材料的差异,介绍如何通过该窗口材料的设计提升柔性印刷光伏电池、发光二极管等光电器件的工作效率。报告旨在赋予传统窗口材料新特性,助力我国的双碳战略,减轻全球能源和气候危机。

简介: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及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双聘教授、博导。从事柔性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近年来致力于探索光能调控与利用的新材料与新技术。在Advanced Materials、ACS Nano、Energy &Environmental Science、Nano Energy、Joule、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Angewandte Chemie Int. Ed. 等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研究论文引用8000余次,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2项(3项转让)。在美国材料学会年会等国内外学术会议做报告20余次。担任Advanced Materials、Joule等20余学术期刊审稿人及国家基金项目函评专家。作为负责人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骨干)、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及企业委托项目等。曾获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作为主要完成人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奖。


Invited Speaker IX

林乾乾

武汉大学

简介:林乾乾,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有机光电子中心,之后在英国牛津大学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7年回国入职武汉大学物理学院。主要从事半导体材料光电表征和器件的研究,包括瞬态光谱、载流子动力学和缺陷表征,光电探测器,薄膜太阳能电池和硫化物半导体等。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含共同),在Nat. Photonics(2), Nat. Energy, Appl. Phys. Rev.(3), Nat. Commun.(2), Matter,  Adv. Mater. (2), Acc. Chem. Res., Adv. Energy Mater., ACS Energy Lett.和Adv. Funct. Mater.(3)等期刊发表SCI论文70余篇,文章总引用6800余次,单篇最高引用1500余次。


Invited Speaker X

张一波

中国科学院赣江研究院

题目:Design and Synthesis of Pt-based Catalysts with High dispersion and High Stability

摘要:单原子催化体系的成功构建将催化领域研究深入到更小的尺度范围,不仅可以从原子层次认识复杂的多相催化反应,而且由于其优越的催化性能在工业催化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能。但单原子催化剂若要应用于工业领域,其需要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那就是在维持高反应活性的同时兼顾热稳定性。本工作基于表面基团的位阻保护概念,设计具有优异化学稳定性的高分散Pt团簇催化剂。适度水分压水热处理不仅可以引入表面高温稳定羟基,通过位阻效应强化Pt 纳米颗粒抗分散稳定性,还可以活化单原子催化剂Pt/CZOe-SA,调控并优化单原子Pt1和纳米颗粒Pt NP的比例,进而通过Pt1与Pt NP间协同作用增强了低温活性。水热老化促进Pt/CeZrO2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可归因于Pt/CZOe-HT更大的Pt纳米颗粒粒径和表面的羟基和碳酸盐物种的形成。该方法可推广到其他化学稳定催化体系的制备,对设计高性能贵金属催化剂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简介:张一波,男,1985年2月出生,湖南株洲人,中共党员,研究员。2013年获中国科学院大学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稀土资源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2016年被聘为副研究员,2018年入选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21年当选为中国稀土学会稀土晶体专业委员会委员。2021年起担任期刊《The Innovation》、《稀土》和《无机盐工业》青年编委。2022年7月起全职加入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工作至今。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材料,环境催化与大气污染控制。针对国家环保和资源高值化利用的重大需求,致力于催化剂的精准设计与反应机理研究,从微观层面上揭示催化作用机制及构效关系,以解决实际应用出现的关键科学问题及技术难题。近年来在氮氧化物催化净化与应用技术原理、VOCs消除、功能材料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针对汽车尾气高排放标准要求,提出了贵金属减量和抗烧结的催化剂制备策略;作为技术负责人开发出了非钒基环保高效脱硝催化剂产业化技术,并已在脱硝工程实现推广应用。作为负责人主持长春市地院合作项目、中科院青促会人才项目、江西省“双千计划”人才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中科院院先导C专项子子课题、中科院院重点部署子课题等项目。目前,在Angew. Chem. Int. Ed.、Chem.Sci.、J. Phys. Chem. Lett.、J. Hazard. Mater.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长期担任Appl. Catal. A, J. Environ. Chem. Eng., Appl. Surf. Sci.等期刊审稿人。


Invited Speaker XI

邹海洋

四川大学

题目:硅基宽带光探测器

摘要:硅光子学现已被广泛认为是各种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但由于材料特性的限制,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其光电性能仍面临很大挑战。硅的间接带隙和缺乏可调节性严重限制了其在宽带光电二极管等应用中的使用。本报告介绍多种提高宽带光探测性能的技术和方法,在可见光到近红外光的宽波长范围内,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响应和良好的稳定性的高性能p-Si/n-ZnO宽带光电二极管。 特殊设计的纹理顶部电极有效地作为抗反射层,大大提高了近红外光的吸收,从而克服了近红外光的吸收限制。宽带光电二极管的总体性能可以通过压电光电子学效应进一步提高。 在这里,我们展示了一种高性能宽带光电探测器,其灵敏度和响应度显着增强,可在从近紫外到近红外的宽波长范围内以低功耗运行。另外,在 p 型 Si 基板和 n 型 ZnO 纳米线 (NW) 阵列之间引入约 15 nm 厚的氧化铝绝缘体层,能显着增强了电荷载流子 分离和收集效率。 研究发现,光传感响应度和灵敏度比 P-N结阵列参考器件高出近 1 个数量级,也显着高于商用硅光电二极管。 光诱导的电荷载流子通过量子力学- Fowler–Nordheim隧穿机制流过穿过厚度的介电层。 凭借压电光电子效应,可以调节界面处的电荷密度来改变能带和隧道势垒距离。 此外,随着不同波长入射光的使用,进一步研究了绝缘层对电子和空穴传输的影响。 所展示的概念和研究能够提高硅光子学的灵敏度、数据传输质量,降低功耗和成本。

简介:邹海洋,四川大学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入选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硕士毕业于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通过香港内地人才引进计划在香港大学任助理研究员。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主要涉及纳米功能材料,能源转换与收集,传感系统,柔性电子学,压电电子与光电子等,取得多项原创性科研成果。目前发表SCI论文57篇,篇均影响因子21.83,总引用超7600次,h-index 38。包括Nature Energy, Nature Communications, 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等。其中3篇热点论文,9篇高被引论文。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2%顶尖科学家榜单。申请美国发明专利4项,其中1项获授权证书,获得来自全球风险投资集团9000万美元融资,并在美国马萨诸塞州,伊利诺伊州和佐治亚州等投资10亿美元建厂投产,成果转化获得彭博社、纽约时报、雅虎等权威媒体和州政府官方报道。参与美国国家自然基金两项,美国能源部项目一项。获得中国优秀留学生奖,并被新华社报道。Nano Energy 杰出审稿人,担任国际知名杂志(AM, Materials Today, AEM, AFM, Nano Energy, ACS Nano等)独立审稿人,担任国际知名期刊Nanomaterials (IF=5.72) 杂志编委。


Invited Speaker XII

訾云龙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题目:High-Performance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and Tribophotonics

摘要:A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trillions of widely-distributed devices are integrated for health monitoring, biomedical sens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frastructure monitoring, and security, which require power supplies. To provide a sustainable power solution toward the battery-free IoT,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TENG) has been developed since 2012 for high-efficiency mechanical energy harvesting from the ambient environment. The PI’s team has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fundamental studies about the triboelectric effect, discharge, and TENG output characteristics. and Multiple strategies to greatly enhance the output performance of TENG has been demonstrated, such as the high-pressure environment and the liquid-solid interface. On the other hand, the PI’s team also proposed and developed the concept of tribophotonics: tribo-charge induced tuning or generation of photons toward self-powered wireless sensing, which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tunable liquid lens, liquid crystal, optical switch, tribo-induced electroluminescence (TIEL), and discharge. These studies will driv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ENG technology for broad applications in blue energy harvesting, the battery-free IoT, human-machine interface, health & infrastructure monitoring, wearable & implantable electronics, towards high-efficiency self-powered systems.

简介: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22年7月开始)。2009年于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获得学士学位,2014年于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获得博士学位,2014-2017年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7-2022年于香港中文大学任助理教授,组建微纳能源与智能系统实验室。訾教授长期从事高性能摩擦能量采集、摩擦光子学、自驱动传感系统、摩擦起电、静电放电、纳米材料和器件相关的工作,在多个领域取得多项原创性科研成果。訾博士已在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Advanced Science、ACS Nano、Nano Energy等国际一流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引用9000余次,H因子47,并出版中、英文学术专著各一部。曾荣获Nano Energy Award(2021)、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先锋研究者(2018)、微系统与纳米工程峰会青年科学家入围奖(2018)、美国材料研究学会MRS Postdoctoral Award(2017)、普渡大学“转型创造者”(2013)等学术奖励和荣誉。2021年入选国际先进材料学会会士(FIAAM)、Vebleo学会会士。目前担任IEEE Open Journal of Nanotechnology副编辑、Electronics Letters副编辑、InfoMat青年编委、《半导体学报》青年编委等学术职务。


Invited Speaker XIII

文震

苏州大学

简介:文震,博士,苏州大学副研究员,2011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2014—2016年公派留学美国王中林院士课题组,2016年9月加盟苏州大学。主要从事摩擦纳米发电机关键材料制备、器件设计构筑及模型机理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撰写学术专著2章,总引用超过10000次,H因子为53,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80余篇,包括IF>10论文70余篇,15篇入选封面/封底论文,27篇论文他引超过100次,单篇他引最高超过660次,累计2篇入选ESI热点论文、12篇入选高被引论文。学术兼职: Electronics Letters期刊 副主编(2018年11月~至今);Chinese Chemical Letters期刊 青年编委(2022年5月~至今);Nanomaterials期刊客座编辑(2021年3月~至今);Energies期刊客座编辑(2021年3月~至今)。


Invited Speaker XIV

胡江涛

深圳大学

题目:高镍多晶和单晶NMC正极材料产气机制研究

摘要:High-energy Ni-rich NMC (LiNixMnyCo1-x-yO2, x ≥ 0.6) is a very promising cathode material in Li-ion batteries but the gas generation during cycling is a significant safety concern and becomes the major roadblock of the large-scale commercialization of Ni-rich NMC cathode materials. Micron-sized single crystal Ni-rich NMC has a potential to address the common issues that polycrystals have. However, it is unknown if gassing issue will be mitigated or even eliminated by using single crystals, not mentioning a quantifiable understanding of gas generation from single crystals and polycrystals. This work takes LiNi0.76Mn0.14Co0.1O2 (NMC76) as a model material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gas generation from single crystal and polycrystalline NMC by using both coin cells and pouch cells, which provides different conclusions on the generated gases, 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 of using relevant testing conditions for fundamental diagnostic study on battery materials. The information from single crystal NMC also provides critical insights from material perspective to enhance the safety attributes of Ni-rich NMC cathodes.

简介:胡江涛,男,博士,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2018年获得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师从潘锋教授;2018-2021年在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Jie Xiao教授。2021年12月加入深圳大学,在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研究中心开展新能源材料研发及应用研究工作,欧阳晓平院士为研究中心主任。目前主要从事新型二次电池关键材料及电极结构的研究,具体包括正极材料的设计开发、储存机制探索及电化学性能优化,负极材料(石墨,硅,锂金属)的基础性研究,新型电解质的研发等。截至目前,申请人以第一作者(含共同一作)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34篇,包括Joule、ACS Energy Letters,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 Materials、Nano Letters、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和Nano Energy等,累计合作发表SCI论文76篇,总引用3500余次,H因子31,已获美国授权发明专利2项。